钢结构建筑作为具有典型工业化、产业化特征的绿色节能建筑结构,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发展智能建造,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建设低碳城市。
型钢包括热轧型钢、冷弯型钢和钢管,大范围的使用在工业、建筑、桥梁、石油钻井平台等领域,在提高钢结构建筑工厂化、装配化水平和实现绿色建造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优势。以热轧H型钢为例,其截面形状经济合理,力学性能好,轧制时截面上各点延伸较均匀、内应力小,与普通工字钢比较,具有截面模数大、重量轻、节省金属的优点。相同截面负荷下,热轧H钢结构比传统钢结构重量减轻15%~20%。热轧H型钢与焊接H型钢相比,能明显省工省料,减少原材料、能源和人工的消耗,无需昂贵的焊接材料和焊缝检验测试,节约钢结构制作成本30%左右,且其精度相比来说较高,残余应力低,外观和表面上的质量好,工业化制作程度高。
我国型钢用在建筑行业虽有一定发展,但与日本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仍存在巨大差距。以2019年为例,全行业加工使用的钢材分为钢板、热轧型钢、冷弯型钢(含檩条)、钢管及其他共5个品种,用量最大的是钢板,占全部钢材品种的65%,热轧型钢仅占比16%,冷弯型钢和钢管分别占比6%和8%。总体来说,目前钢结构建设工程中仍以钢板材为主,型钢应用占比少于20%,远低于发达国家。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钢结构建筑构件、部品缺乏行业标准。产品规格不统一,在不同的工程建设项目中种类、规格尺寸繁多,不成体系,没有全国性、地区性或者行业的部品部件体系。二是当前国内大多数设计思想方法与技术体系,不能很好地将型钢用于钢结构建筑。缺乏面向工厂制造部品部件的设计思维,缺少对现场安装尽可能减少现浇作业、简易安装的装配集成技术体系路线。同时还有规格型号不全、焊接问题、供需不对等及设计院与钢铁生产企业的不对位等诸多原因。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表明了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郑重承诺。国际能源研究中心的报告数据显示,从全球来看,建筑行业贡献了碳排放总量的40%,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加大型钢推广力度,建设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是保障建筑业整体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必要手段和措施,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提供有效支撑。
建筑行业主管部门也在大力倡导、推广绿色钢结构建筑,推动型钢的使用。2020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全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加大热轧H型钢、耐候钢和耐火钢应用,推动钢结构建筑关键技术和相关产业全面发展。在此之前的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的尺寸指南》,将标准化理念贯穿于钢结构住宅设计、制作、施工、运营维护全过程,引导型钢生产企业与设计单位、制作企业就构件常用截面形式、尺寸和长度等进行协调统一,推进构件标准化,提高效率,节省本金,提升钢结构住宅整体建造水平。
型钢的推广与应用,还需联合大型设计院、制造加工公司、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打破各方壁垒,建立沟通桥梁,开展深度合作,集全行业融合创新力量,来解决跨专业难题、疏通应用瓶颈。要努力提高钢结构构件标准化和产业化,推动市场需求,推进高性能钢材和型钢的实际应用,为“十四五”期间钢结构发展出谋划策,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4月16日,在山东省淄博市新东升·福园小区,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现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主要负责人等介绍山东出台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支持高品质住宅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后,组织记者做了现场采访。
城市更新典型案例解读 陈振羽: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住区建设新格局,共建共治完整社区
住区更新建设是我国存量更新时期推动城市高水平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提升老旧社区功能、优化空间品质及配套设施,实现人居环境改善与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助力城市结构优化升级,为居民创造更宜居、智能、可持续的生活空间,促进城市经济活力与社会治理能力同步提升。
近日,广东省佛山市举办“50公里徒步”活动,吸引大批市民参与。佛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手举“储公积金 筑幸福家”“依法缴存公积金 安居乐业幸福家”等标语牌沿途宣传住房公积金惠民政策。
近年来,四川成都、广东广州等地打造社区博物馆,通过收集、展示与社区历史、文化、生活相关的实物、影像及口述资料等,构建社区记忆的文化空间,让年轻一辈清楚自己的来处,让年长一辈有记忆的归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4月16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的人介绍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全屋智能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因此,全屋智能的设计与开发应回归生活本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简化操作流程,提升响应速度,确保每一项智能功能都能真正服务于居民的生活。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通知要求 聚焦城镇住宅工程隔声、串味、渗漏等质量上的问题开展重点整治